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

細說攝影路 (十) 再度買相機的故事

故事一篇(真人真事改編)



前幾篇我也有提過,決心不作器材控,有十多廿年,但為什麽自已打破這決心呢?

這原因全因我的妹妹而起,話說我的老妹小時跑了到東洋留學,在那時這小魔頭已幫我在彼邦訂購香港缺貨的鏡頭,畢業回港後,一直在一些日資公司上班,因她修讀的科目,取得的資格在本港是十分小有人擁有,所以被她考進一間全日資的大型誇國公司上班,我沒有聽說過這公司的名字,應是日文拚中文名稱,十分難讀所以就記不起,不覺老妹在這公司一做便廿年,我這糊塗老哥一直未知老妹的公司有什麼生產?不過有時她會送我一些他公司生產的瓷器產品,我一直以為她公司是廚具瓷器公司來。



到前幾年,老妹突致電給我,說她公司有一產品將停產,員工可用超特惠的價錢購買作為福利,我聽到此便心想,會不會公司找員工的笨,那有將停產的東西還要收錢賣呢!


老妹說她是老員工,因此可留起多件預我一套要數仟圓,我當時便正想捥拒她,心想我才沒那麼笨笨。



但老妹說產品是你最愛的照相機來,咦!老妹公司不是廚具廠來的嗎?幾時開始生產照相機???



但心裏還是十五十六的,廿年沒買相機了,聽到了那怎不會心中一動,但又不知是什麼品牌,支吾之間老妹已說是免費送我,知我喜歡又難得的平宜,正價的話就不會送給我的說。


不到幾天,老妹與我飲下午茶時,帶給我一大袋盒子,打開一看,竟..............全部是 CONTAX 的相機及鏡頭!!!


不要開玩笑了,135規格內最好兩個品牌之一的Contax, 心中大喜,又有點不明白,老妹工作廿年的究境是什麼公司,問清楚她說,是京都瓷器公司即京瓷, Oh........Contax 的生產商!
鬼馬的妹妹才說,知我是攝影發燒,所以不說在光學公司上班,免我破產買高級相機。
唉!終於在少年時渴望的其中一名器到手了,但也燒滾了一顆冷了下來的心,至令另一品牌相機也收入我家中。


以上照片使用:Contax N1,MS 100mm/f2.8, Fuji RDP III.

原片是彩色幻燈片,經菲林掃描器成數碼檔,成像不到原片五成水準,看過原片的也會放棄手上的數碼相機。

細說攝影路 (九) 近攝微距


圖中此朵花整朵也大不過一個港幣一亳
Contax N1,MS 100mm, RDP III.

經過上攝影班,認識了不小攝友,但因生活圈子和年紀不同,很快也沒聯絡了,自此又變回獨行俠;沒有互聯網的時代,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沒那麼容易,身邊只有一兩個有聯絡的攝友,聯誼攝影活動更是不多,最多是本港有大型活動,我便抬機去拍攝,如煙花、聖誕燈飾、龍舟等,但年年如是沒有新意

Contax N1,MS 100mm, RDP III

慢慢興趣變成喜歡拍靜物和微距,當時常到圖書館借閱相關的書本,學會計算因增距損失的系數,因當年要找一個有自動測光補償的皮腔是價值不菲的。
到現時我的每個系統,除了RF外必定有微距設備,因連動測距糸統衹合街拍人文,廣角至標準是它強項,標準以上至遠攝對它是強人所難。(但到現在RF是我用得最多的照相機。)
從微距世界發現了很多身邊忽略了的東西,花蕊的形態,昆蟲的眼晴,郵票的孔邊,麻繩的結構,還有用超人模型製作對戰恐龍怪獸的場面,很多很多未被發掘的題材讓人沉醉,而且一個人或三伍同好也可玩上一大天。

Contax N1,MS 100mm, RDP III

後來年齡漸長,想要背負一支十多公斤的腳架,和廿公斤的器材,登山涉水去找題材,取我老命還易一點,所以已改變不拍微距改為近攝便輕鬆很多,一支微距鏡加一個SLR機身已經足夠,在這兩三年更改玩RF系統,更加適合我這老人家。

Contax N1,MS 100mm, RDP III.

細說攝影路 (八) 攝影初班上課記

當年抱著結識多一點攝友的心態,往社區中心上課,那裏的同學仔年紀也是比我小,全是十四五歲的少年人,偶而一兩個十六七歲的青年,我可是二十出頭的大哥哥,似乎沒有那個可作攝友,也沒關係和相同興趣的小朋友一起玩,那也比自已一個人好。
教學的老師年紀也大我不多,約是三十多歲,他作我的攝友像比較適合。
第一課老師教基本認識,我全都懂,老師發問時我都不好意思作答,因不想搶了同學學習的機會,誰知老師見我什麽問題也沒反應,就故意問我課題,我當然全答對,還把課堂上未學的問題也通通答對了,老師也給我氣壞"你什麽都懂,來上初班做乜?"
哈哈!被我氣得半死的在老師後來真的成了我的攝友呢!
當年上課外攝或室內做像,我都用我的Nikon FM2 和 一堆大光圈鏡頭,月賽成績通常全是第一包辦,因經驗技術我也比我的同學仔多,但為什麽我不是全勝呢?
我留意到除了我還衹有一女同學可拿過兩次冠軍,我不是輸給她構圖、光影、技術等,輸的兩次是輸了照片顏色和分析力,我用我滿有信心的Nikon鏡頭輸給同級的canon還可以,但是輸給了小妹妹的平價系統,真不服氣。
這妹妹用的是日本另一次級牌子相機    Yashica.為什麽明明我用的是當時兩大主流相機之一,竟比不過一部平價相機的鏡頭表現,後來我才知道,這平價機是共用同廠另一品牌相機同一系列鏡頭,這牌子竟是相機鏡頭兩大天王之一的....Contax - Zeiss.
Leica 和 Zeiss 用135相機的人夢寐以求的名牌,輸給她也無話可說。但給我認識到這品牌和日系一般品牌真不可同日而語了!

這也做成我少年夢想,日後終於擁有這倆大品牌的相機鏡頭了。

細說攝影路 (七) 冷卻下來的器材狂

一個將近發燒至瘋癲的狂人,短短兩年間,攝影器材放滿一屋,自已也開始發覺是有點病態,每每出動外影,選擇帶什麽機鏡也要想半天,須然作品仍有人稱讚,但自已覺得技術停在瓶頸沒有寸進。
冷靜下來時想想買器材時的心態,因某些需要如長距、大光圈、廣角、微距、人像..........等等,就不惜一切,購入最好的一支鏡頭,最安穩的三腳架及各種器材,務求器材不會差過別人;但用最好的器材便能成功拍得好作品?這樣的迷思每一個新手也會遇過。
當我機乎擁有全套系统後,便知道答案是否定的!就算買到最好的筆,也不能立即懂書法。
那我尚欠什麽?當局者迷,其實人人也懂答案,就是技術和經驗,還有對藝術修養及攝影的觸覺
想通了便不再沉醉看攝影雜誌的器材介紹,(其實這些通通也是鱔稿)衹看高手名家有實力的作品和他們文章;還因要增加攝影的實習,往社區中心參加攝影初班,當時我的水平大慨可與深造班比美,但一般的組織是不會開設中班程度以上的課程,衹有觀塘政府夜校才有舉辦一班,給于該行業在職人仕,而想參加中班課程也先得到初班的証書,所以我唯有硬著頭皮蝦細路去參加初級班了。
由這時開始,我便停止亂買器材的行為十多二十年,至六七年前止,為什麽呢?容後再說。

細說攝影路 (六) 方塊酥

5561090644_6342d959ff_b
自從在攝影展及沙龍展覽看過人家放大的照片後,發覺用135格式,就算是用 Ziess 或 Leica,也不敵最低級別的中幅120系統,(當時還未有LOMO廠的120相機)
用一部最平宜的海鷗雙鏡機,已能打敗很多名廠相機。

當時正在高燒不下的我,便開始研究有什麼廠牌的中幅糸統,適合我的經濟能力,玩攝影有點認知的人,當然知道 Hasselblad 的500CM,但一套基本相機,一機一鏡一片盒,已是我半年的薪金,所以目標祗可是日系出品,因國內生產的相機我已領教過不作考慮,這次對攝影器材的認知,比初時玩135系統進步不少,選機已不須求人了。
日本生產的中幅相機有多個品牌,而且人稱"中幅無弱旅",隨便一部也比我手中的 Nikon FM2 利害。

品牌方面有:
Bronica 的 ETR-S, SQ-A; Mamiya 的 M-645, RB67, RZ67; Pentax 6x7;

選擇真不小,我其實很喜歡 Hasselblad 的系統化,所以選機時,就選了 Bronica SQ-A,因它與500CM最相似,6x6片幅,可換片盒,而價錢約是 500CM 的三份之一,我近年拍攝的照片裏,最喜愛的也大多是用 SQ-A 拍的,當年的選擇真沒有錯,當然與 Hasselblad 500CM 比,它還是欠一點色彩的表現。

近年使用 Bronica SQ-A 拍的幾張喜愛的照片


107643304_1d7681cee7_z124266548_c0abbac9d3_z2379274321_b8036c6f5e_z2380109692_52c2cc8ac9_z4487353986_d7265a6f69_z4487354668_64cc509c04_z5561089992_2d5a0d822a_b
110491653_a00be35a8b_z

細說攝影路(五) 開始買正式的系統相機

由學生時代開始,一路醉心攝影,到十八歲中學畢業後,找到了我的工作,有了自己的薪金,除交給媽碼作家用外,剩下來的我都儲起來,因我不滿足自已手上的落後相機,有足夠彈药便看當時的攝影雜誌,鑽研那一部相機適合自已,過了幾年,妹妹也開始工作了,還認識了一位發燒友同事,我知道後便要妹妹找這位同事比意見介紹相機給我,因當年除攝影雜誌外,便很難找到攝影資訊了,得到資深攝友推介,我便找到了我第一套相機了。

我的第一套相機是當時剛上市的..............Nikon FM2,加上兩支E系列鏡頭,35mm/f2.5 及 100mm/f2.8,這套相機和我一直用的國產機,實在相差大遠了,相片無論層次、顏色、解像度都不可同日而語,而且還內置了測光錶,以後也不需靠人眼測光了,有了好機便多拍了照片,漸漸覺得手上的鏡頭不敷應用,便買了大光圈標準鏡50mm/f1.4 ais,跟著後來好像中了毒一樣..............又買了24mm/f2.8 ais、 35mm/f1.4 ais、85mm/f1.4 ais、180mm/f2.8ED ais、Tamron 70-210mm/f3.5 ;更有一大堆配件Gitzo腳架、Gossen 測光錶、Metz 手柄閃光燈。

135系统己不能滿足我的要求,便入手中片幅系统,德國的中幅相機我買不起,便購入了人稱日式Hass 的 Bronica SQ-A,鏡頭片盒當然不能小,50mm/f3.5、80mm/f2.8、105mm/f3.5、150mm/f3.5、250mm/f5.6、Tele-Converter 2x、auto bellow 及 AE finder,是不是有點瘋狂
(早年的全家幅,現在又多了點成員,不過不再拍合照了)  @'06.nit
跟著更參加了攝影班,為的不是學拍攝技術,因多年的看書自學已有了一定基礎,為的是有多些拍攝機會,及認識到更多拍友,當時會內月賽差不多每月也全給我拿了冠軍,說回來真不好意思,因同學們全是新手而我拍了多年相來欺負他們。後來還添加了 Nikon F3 旗艦機,近年更添加 Contax N1 的套機和 Leica M3 RF相機。

細說攝影路(四) 自學的攝影技術

有了自已的相機,第一件事當然是拿來拍照,及希望自沖自印相片,好可惜就在此時因為其他原因我要轉校了,新學校沒有攝影沖印組的課外活動,拍攝變成了個人興趣,沒有了志同道合的同學及沖印設備了;須然失去了後援,但我對拍攝沒失去興趣,每天省下零用錢用來買菲林,我的零用不多每個月也可夠我買一筒菲林及沖印的消費,以前有黑房設備當然是使用黑白菲林自沖自印,現在就當然用彩色負片了。

我的相機是很入門的SLR,沒有測光設備,更沒自動對焦,因當年這些也是高級設備,我這窮學生當然買不起測光錶,沒有任何設備幫助下,一個新手來說有一至兩成的曝光準確都很難得,零錢不多之下為有改善自已的技術才可保全多點存活率,當然請教我的發燒友爸爸就最快啦,可惜他是一名海員每年祗回港幾次,其次不用花錢的方法便是到圖書館問問啞老師,這也養成我常常到圖書館的習慣。